頭圖加載中...

直至時間盡頭——呼倫貝爾星空下求婚攝影攻略
- 出發時間/2022-09-29
- 出行天數/8 天
- 人物/情侶/夫妻
直至時間盡頭——既是游記主標題的名字,也是封面照片的名字,更是我們的一個承諾。
永遠同在——既是電影《千與千尋》的主題曲,也是為游記所選的 BGM,更是我們對未來的希冀:
前言
這是我的第八篇游記。
這篇游記會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上半部分更多的是一篇攻略,而且是關于求婚的攻略。因為,我希望自己花了心思與精力準備的東西能夠以文字與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同時也能夠在求婚準備、星空拍攝等方面給有興趣的朋友帶來思考和幫助;而下半部分才是這次旅行的簡單記錄。
這次旅行的時間是 2022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6 日,因此我的游記(攻略)僅供參考,每一個地方具體的情況還請查詢與當地有關的最新信息。
帶 ?? 的段落表示比較重要的信息,或者是段落的小標題。
假如游記(攻略)當中有什么寫得不好的或者信息有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行程規劃
1.1. 計劃 A
說到求婚的計劃,最需要定下來的其實是 when and where。由于我和潘哥都是比較喜歡戶外旅行的人,我也希望求婚計劃能夠展現我們自然、健康的審美,同時做到蘊含深意。因此當最開始腦海里面蹦出求婚念頭的時候,我認為最理想的計劃,是在長假旅行中的牛背山上。
想象一下:在牛背山上住了一晚之后,早上起來看日出,山下云海翻騰,遠處的
貢嘎
雪山被金燦燦的陽光點亮,而安放在遠處的長焦鏡頭則靜靜地記錄下整個過程。在「蜀山之王」的見證下,我認為求婚的浪漫值和莊嚴值都將會被拉滿。
恰好五一期間,閉門整改幾年了的牛背山景區重新開放營業,山上也修建了正規的酒店和客棧。因此在三、四月份的時候,我和潘哥已經規劃了五一到
川西
的
貢嘎
環線。但由于臨近假期的時候,
廣州
、
深圳
都出現了疫情,因此我們只能取消出行,并把旅行時間推遲到了國慶。
到了七、八月份的時候,考慮到
貢嘎
環線上的大部分景點(例如魚子西、子梅埡口、冷嘎錯等)都是非正式、半開放的景點,非常容易受到防疫或防火等政策的影響,且難以從權威途徑提前獲取通知。因此我們只好放棄了
川西
貢嘎
環線,并開始把秋色不輸
川西
的
北疆
設為國慶的目的地。
1.2. 計劃 B
把
北疆
設為目的地之后,問題來了:
北疆
環線上沒有了像
貢嘎
那樣雄偉巍峨的雪山作為見證,那么我的求婚計劃應該如何進行?
我的答案是:讓星空來見證。
因此在規劃
北疆
環線的時候,我們安排了在
禾木
村、
白哈巴
村以及
喀納斯
景區內的住宿,我認為那里都是星空下求婚和拍攝的絕佳地點。
而且,在十月初的時候,銀河將出現在上半夜的夜空;此外,在高緯度的北方,銀河將比在南方看到的更貼近地平線;最后,國慶假期期間,剛好是農歷的月初,月亮能夠在上半夜較早地落下,不會對觀看和拍攝造成較大的影響。
于是,我的計劃改為了:在
禾木
村(或
白哈巴
村、或
喀納斯
景區內)住宿的那晚,晚上日落和月落之后,在地平線上,銀河開始顯現,我將在銀河的見證下求婚,然后讓廣角鏡頭記錄下整個過程。
對于將要拍攝的照片,我初步計劃了兩種方案:第一種的背景是銀河(一開始計劃是銀河拱橋,但得知銀河拱橋中部的仰角比較高,超廣角鏡頭都很難將其和地景拍全,于是就放棄了這個計劃,改為普通的銀河);第二種的背景是星軌。兩種方案的前景都是在做求婚動作或觀星動作的人像。下文將它們分別稱為「銀河人像」與「星軌人像」。
為此,我還在手機的筆記上手繪了兩張照片的構想圖。下圖就是銀河人像(請忽略我拙劣的畫技):
下圖則是星軌人像(請再次忽略我的畫技,其實我想畫出兩個人坐在椅子上):
最后,由于銀河人像與星軌人像的成像時間較長,至少需要人像在鏡頭前曝光幾十秒。因此為了更好的拍攝效果,我的想法是讓求婚儀式和拍攝照片分開進行。
有了初步設想之后,想到裕洪的拍照水平還不錯,去年我們一起旅行也過得很快樂,于是我便邀請他來參加這次旅行,并幫我們進行拍攝。后來,他的妹妹——曉琴,他八月脫單后確定的對象——雪瑩,我們的本科同學——煒少(我和他在 15 年一起去過
川西
),煒少的妻子——琮維,我的同事——Keen,Keen 的女朋友——瑩瑩,一起加入進來,組成了一共九人的出行隊伍。
在出行隊伍已經確定之后,我們很快地把
北疆
環線的行程、住宿、機票、門票、租車等事項辦妥,然后整個九月份都在期待假期的到來。沒想到在八月份的時候,
新疆
爆發了疫情,
烏魯木齊
中高風險區的數量居高不下,緊張的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關注
新疆
的中高風險區以及防疫政策,并盼望防疫形勢能夠得到好轉。
到了出發前的一周,我們從各種渠道了解到:
北疆
的防疫形勢
和政
策基本不可能有好轉了。于是我們迅速地對 Plan C 目的地達成了一致——
呼倫貝爾
。
1.3. 計劃 C
確認了
呼倫貝爾
作為目的地后,由于時間緊促,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制定行程以及預訂住宿和租車了。于是我們在某旅游平臺上定了一個高端定制團,讓客服幫我們把行程、交通、住宿都準備妥當,并為我們安排了三位領隊及三輛越野車,我們只需自己購買機票和計劃在當地的就餐即可。
下面是我們大概的計劃行程:
Day0:
海拉爾
集合;
Day1:
海拉爾
- 莫日格勒河 -
額爾古納
濕地;
Day2:
額爾古納
- 敖魯古雅 -
根河
源濕地 -
額爾古納
;
Day3:
額爾古納
- 白樺林 - 恩和 - 卡線 -
黑山
頭;
Day4:
黑山
頭 - 草原騎馬 - 呼和諾爾;
Day5:呼和諾爾 -
阿爾山
;
Day6:
阿爾山
景區游玩;
Day7:
阿爾山
-
海拉爾
機場解散(或
阿爾山
機場解散)。
在行程、交通、住宿、機票
都安
排妥當之后,我的焦慮又犯了——因為我不知道行程中的哪一天晚上適合觀看和拍攝星空。于是,我又花了一天的時間咨詢平臺客服??头艺f:在
額爾古納
或
黑山
頭的夜晚,只要開車往城外走十多分鐘,便能進入草原,可以隨便拍攝星空。
但是,我認為
額爾古納
與
黑山
頭都不是適合拍攝星空人像的地方:第一,這兩個地方都很難在白天提前確定需要拍攝的地點,假如天黑之后再去摸索找地景的話,對女生來說體驗會很差;第二,在天黑之后拉上女生開車出來荒山野嶺的地方,在我看來,這過于刻意且毫無浪漫感可言;第三,由于我們是領隊負責開車,所以假如晚上出來的話,要么會有第三者在不遠處,讓人覺得尷尬;要么需要走到離車較遠的地方,容易發生危險。
在我看來,最理想的星空下求婚地點還是像
禾木
村那樣的地方——住宿在景區內,晚上基本沒有光污染。只要牽著女朋友的手,從客棧出門往外走幾步,抬頭就能看到漫天的繁星,整個過程既自然又浪漫。這樣既不用麻煩別人晚上開車帶我們外出,又能方便我們提前尋找合適的拍攝點,更不會因需要走很遠到烏漆嘛黑的地方而讓女生心生抵觸。
在查看了一些當地的星空拍攝攻略之后,我發現呼和諾爾是本次行程中唯一跟
禾木
村類似的地方。
呼和諾爾是距離
海拉爾
約五十公里的一個景區,那里有一片開闊的草原,草原上有一個大湖(就叫呼和諾爾湖)。那天晚上,我們就安排住在呼和諾爾湖邊上類似露營地的酒店內。如前所述,由于就住在景區內,周邊沒有城鎮的光污染,從酒店往外走幾步就能看到星空。而且,景區的景色應該不錯,方便找到拍攝星空的前景。
之后,我初步查看了呼和諾爾的天氣預報,得知我們將要住宿的晚上大概率是多云或晴天。由于十月的銀河將出現在西南方向,而星軌需要對著正北拍攝。因此我認為:除非整晚出現整片天空都被厚云覆蓋的陰天,或出現雨雪天氣,否則銀河與星軌同時都拍不
成功
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而且,第二天早上大概率也是晴天或多云,因此萬一銀河與星空都拍不
成功
,還能用草原上的日出作為備選計劃。
當我幾乎已經計劃妥當后,在出發的前一天,我的同事 Keen 告訴我,他也準備在這次旅行中求婚,讓我感到十分巧合與意外。于是,我們在公司園區的咖啡館內,對著客服給我們做的行程規劃,非常仔細地核實了求婚與拍攝的計劃,以及構想各種提前或推遲的方案,期望做到萬無一失。
二、各種準備
2.1. 行前準備(硬件篇)
雖然銀河與星軌我都拍過,但如何拍攝銀河人像與星軌人像,我還沒有一點經驗。而且,尤其是星軌人像,網絡上的作品基本沒有,更不要說詳細的拍攝攻略了(這也是促使我寫下這個攻略的一個原因)。于是,很多出發前所做的準備,其實都來自我的經驗與直覺。
?? 首先,是拍攝星空人像需要準備的設備:
單反或無反相機:雖然目前有一些相機也能拍出不錯的星空,但它們的成像效果跟單反或無反相機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在相機里面,全畫幅相機在暗光或高 ISO 下的成像質量也會比 APS-C 畫幅相機要好不少。在這次行程中,我帶的仍然是 Canon EOS 6D Mark II,裕洪換上了 Nikon D810,煒少新買了一臺 Sony Alpha 7C,Keen 和瑩瑩則借了一臺 Sony Alpha 7R IV。
廣角或超廣角鏡頭:拍攝星空一般都使用廣角甚至超廣角鏡頭,第一是因為廣角能夠呈現更寬廣的畫面,讓廣闊的星空或銀河表現得更加震撼;第二是因為拍攝星空需要長時間曝光,而由于地球在圍繞地軸旋轉,所以天上的星星都會在長曝光的照片上留下拖影。視野越廣的鏡頭,星星會顯得越小,拖影也就會越不明顯。這次我仍然用的是 Canon EF 16-35mm f/4L 這款大光圈超廣角鏡頭拍攝。
快門線:拍攝星軌時需要設置拍攝間隔時間與拍攝張數,然后控制相機自動進行拍攝。目前比較新款的相機大多都已經集成了間隔定時拍攝功能,這樣就可以像我這樣,不用額外給相機準備快門線了。
三腳架:長曝光拍攝必備。
手電筒:除了用于拍攝環境的照明外,還要用于人物的打光。由于一般星空拍攝的曝光時間長達 20~30s,很難讓作為前景的人物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靜止。因此,我的計劃是用手電筒來對人像進行短時間的打光。在打光過后,即使相機仍在曝光,人物的移動對畫面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此外,一般照明手電筒的光色偏白,在拍攝星空時會顯得人臉偏藍或偏綠。因此,我還額外準備了兩個暖光手電筒(實際忘記使用了,用了的話直出效果應該會更好,可以減輕后期處理的壓力)。
頭燈:主要方便拍攝環境的照明,非必須。
指星筆:觀星時讓天空變成 PPT 的神器,也可以作為拍攝的背景道具,非必須。
筆記本電腦:假如想在旅途中就把拍好的星軌照片發到朋友圈,那么就需要帶上筆記本電腦來對星軌照片進行堆疊合成。
?? 其次,是僅供參考的拍攝時候的背景道具:
戒指:不用多說,求婚必備。不過最好準備一枚高仿道具(例如莫桑石或鋯石),免得真品在旅途中丟失。
花束:以草原和星空作為背景來拍攝,我會認為手捧花會比手捧戒指更顯自然、更有意境、也更好出片。此外,外形低調、顏色淡雅的手捧花,會比高調艷麗的鮮花更符合秋天草原的氛圍。除此之外,考慮到旅途中是否方便存放,干花或塑膠花是比鮮花更好的選擇。
遙控手提燈:考慮到拍攝星空時地面將非常黑暗,因此我認為:讓拍攝的人物帶上一盞手提燈,將會給畫面帶來非常生動和溫暖的點綴,同時也能讓人手上的燈光跟天上的星光進行呼應。不過,假如用相機對著手提燈曝光幾十秒,畫面絕對會過曝了。因此,我專門挑選了一款帶有遙控器的手提燈,可以在曝光過程中提前遙控將其關閉。
折疊凳:我認為兩人坐在露營凳上,一起背對著鏡頭來觀星,也是一個非常有意境的畫面。于是我也打算準備兩張折疊凳。不過,我發現淘寶上絕大部分的折疊凳,即使在折疊后也很難塞進我的 25 寸行李箱。后來,我了解到了「月亮椅」這一品類,在折疊之后可以輕松塞進我的行李箱,在展開之后又跟正常露營凳一般大小,于是也準備了兩張月亮椅,并一直放在行李箱內。不過,由于我們領隊也給我們準備了好幾張折疊凳,于是我的月亮椅就沒有機會拿出來了。
?? 最后,是拍攝時候的穿衣指南:
首先從美觀的角度:我覺得做到自然和諧即可,不與環境相違和。
然后從保暖的角度:我們拍攝當天,
呼倫貝爾
的氣溫在零度以下,而且草原上風非常大。因此晚上長時間拍攝時,秋衣、秋褲、厚襪子、抓絨衣、羽絨服、沖鋒衣等保暖衣物一定要穿夠,手套、圍巾、抓絨帽也需要戴上。不然你可能會像我們九個人那樣凍得跳舞。
2.2. 行前準備(軟件篇)
Google Earth Pro:可以用來查看拍攝點附近的景色、地形地貌等,使用 PC 在線版即可。
Planit Pro:一款移動端的收費的專業 App,有兩個強大的功能:第一,可以查詢指定地點、指
定日
期的天象,從而準確地知道如日出日落、月升月落、銀河出現等天象的時間與方位;第二,可以基于拍攝地點、拍攝時間、拍攝設備建立拍攝計劃,然后查看模擬拍攝的畫面(會加載拍攝地點附近的地形圖)。下圖就是我在出發前建立的一個位于呼和諾爾景區的 10 月 3 日晚上的拍攝計劃:
彩云天氣:一款移動端的天氣預報 App,根據比較長時間的使用經驗,我感覺會比 iOS 系統自帶的天氣預報要稍準一些,地點定位也會更精細一些。
Star Walk:一款移動端的可以實時查看天象與星空的 App,在觀星時可以用來辨認星星與星座。
Photoshop:拍攝星軌后需要對照片進行堆疊,這時候需要 Photoshop 進行處理。
2.3. 途中準備
當出發前的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在旅途過程中,有兩個事項是需要時刻關注并準備的。
第一,在行程中需要時刻關注目的地的天氣情況。假如目的地的天氣預報不理想,那么就要及時想好 Plan B。其實我和 Keen 都有想過提前以及推遲的各種預案,不過從行程中一路上的天氣預報來看,在呼和諾爾那晚的天氣基本都是晴天,所以我們也就沒有修改計劃。
第二,在拍攝當天,需要在天黑前趕到拍攝地進行踩點,然后挑選到酒店距離適中(如果距離太近,酒店的燈光會造成影響;如果距離太遠,可能會讓女生感到害怕)且有合適地景(例如草原上的孤樹,或者
蒙古
包,需要注意的是:地景需要與銀河或星軌的方位相匹配)的地方作為拍攝點。此外,在行程中,最好跟其他同伴和領隊透露一下計劃,這樣能夠讓大家默契地推進行程,不至于耽誤時間。
三、攝影攻略
3.1. 拍攝過程
?? 如何拍攝銀河人像:
在確定拍攝地點與方位后,在三腳架上架好相機,調整相機至手動模式(M 檔),鏡頭也調到手動對焦模式(因為在黑夜中,相機無法自動對焦)。然后,手動調焦至無窮遠,再慢慢往回轉動對焦環,直到取景器或液晶屏上的星星最?。ǘ皇悄:虬l散),那么證明已經手動對焦完畢。
之后,調整鏡頭光圈為最大光圈;快門時間一般為 20~30s(不要超過 500 ÷ 焦距值,例如鏡頭焦距是 24mm,那么快門時間就不要超過 20s,否則星星容易出現明顯的拖影);ISO 則根據成像質量來調整,一般在 3200~8000 之間,過高的話容易出現噪點;白平衡設置在 3500~4500,這樣會讓星空顯得湛藍與深邃。
另外,需要調整拍攝模式為倒計時拍攝(一般倒計時 2s 即可),避免手動按下快門造成機身晃動。
在拍攝銀河的基礎上,結合上述的手電筒打光,就可以拍出合適的銀河人像。
?? 如何拍攝星軌人像:
拍攝星軌需要固定相機,對著同一片天空連續拍攝一、兩個小時,然后獲得數十甚至上百張照片,再放到 Photoshop 內進行堆疊合成。因為地球的自轉軸基本指向
北極
星方向,因此拍攝星軌時,最好把
北極
星放到畫面的中間,這樣就能夠得到一系列以
北極
星為圓心的星軌。
拍攝星軌時,我們需要開啟相機的定時器模式(或者使用快門線),然后每張照片的拍攝參數都需要保持一致(所以不能使用自動模式)。
除此之外,還要如下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每張照片的間隔時間不要過長,否則合成時候星軌會出現斷點。在兩年前我第一次拍攝星軌時,我使用的是拍 30s 后間隔 30s(也就是每分鐘拍一張)的方式,之后合成的時候,發現每條星軌基本呈虛線了。于是,這次我使用的是拍 25s 后間隔 5s(也就是每分鐘拍兩張)的方式,后期合成時發現星軌基本沒有斷開了。
第二,由于每張照片的間隔時間很短,因此需要關閉相機的「長時間曝光降噪」與「高感光度降噪」功能,免得拍完一張照片之后,相機內部還未降噪處理完,就要開始拍攝下一張照片。
第三,拍攝人像時,只需要拍攝一張即可(下文稱為「星空人像」),拍攝過程與拍攝銀河人像基本相同。建議在相機開啟定時器功能之前,也就是開始拍攝星軌之前就把人像拍好,拍好之后就不要移動三腳架和相機了。
3.2. 后期處理
?? 如何后期處理銀河人像:
在拍好銀河人像后,沒有明顯構圖、晃動、脫焦、顏色失真等問題的話,應該就可以直接發朋友圈了。不過,由于在拍攝時使用了白光手電筒進行打光,使得人像顏色有點偏藍或偏綠。因此,我主要對人像部分的顏色進行了一些調整。
下面是最終完成的銀河人像:
銀河人像是用煒少的索尼 A7C 拍的,可以看到它呈現的銀河色彩十分豐富,過渡細膩自然,而且在高感長曝光的情況下,噪點的控制也非常出色。
?? 如何后期處理星軌:
按照上文所述步驟,我用拍 25s 間隔 5s 的方式,拍了約一個小時,得到了 120 張照片。然后,我把 RAW 格式的照片導入到 Lightroom,對其中一張進行處理,并同步到其它照片,然后導出 JPG 格式。之后,我在 Photoshop 里面把 120 張處理后的照片加入堆棧(相當于導入),得到了 120 個圖層,然后圖層的混合模式選擇「變亮」,就能初步得到堆疊 120 張照片的星軌照片。
在拍攝的一個小時里,由于相機前面會不時有人走過,或者引入一些光污染,這時可以在 Photoshop 里面直接把該照片的圖層屏蔽。這樣出來的星軌照片就會排除不合時宜的人物或光照的影響。
不過屏蔽一兩張照片之后,星軌會變得不連續。于是更好的做法是:在需要屏蔽的照片圖層上
新建
蒙版,讓該蒙版只遮擋照片中需要屏蔽的部份,而對天空沒有影響。這樣出來的照片能夠排除地景的影響,同時保證星軌的連續。
在拍攝過程中,由于大家會使用手電筒或頭燈,在現場附近走動。所以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去除地面上的一些雜亂的光線,讓地面變得干凈。
下圖是星軌照片:
?? 如何后期處理星軌人像:
其實,關于如何拍攝銀河與星軌,在網絡上都有很多作品與教程,我也拍攝過不止一次。另外,即使我從未拍過銀河人像,但我也能想到該如何使用手電筒來打光。因此實際拍攝與成片并不困難。
下圖則是在拍攝星軌之前,沒有移動相機,提前拍好的星空人像:
但是,關于星軌人像的后期處理,就開始涉及我的技術盲區了,網上也基本沒有類似的照片與教程。所以,一直到了拿到 120 多張照片之后,我都不太清楚該如何下手。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嘗試把星空人像照片與 120 張一起導入,并使用「更亮」的混合模式(也就是生成星軌的模式)進行堆疊。但這樣出來的人像有點「虛」,地景的燈光會穿過人像。
于是,我明白了需要把星空人像中的人像與地景給摳出來。所以,我先生成上上圖所示的沒有人像的星軌照片,然后再把星軌照片與上圖所示的星空人像放一起處理。
但是,單純地摳人像與地景會非??简灀笀D技術。我自己摸索出來的方法是:在星空人像的圖層上
新建
蒙版,然后使用 Photoshop 的「選擇天空」功能,把星空人像中的天空選中。但自動選擇的天空可能會覆蓋人像,這時就需要使用磁性套索等工具進行仔細選擇,把人像從天空的選區中排除。最后給蒙版中的天空選區填充黑色,就能得到一幅結合星軌與人像的照片。
最后,我們一行人中的修圖小能手——雪瑩——先幫我們把人像之前的
蒙古
包 P 掉,同時填充天空與星軌,做到更突出人物;然后把星軌的圓心移動到兩人的中心,使構圖更顯對稱與穩重。
下圖就是最終完成的星軌人像:
我之所以想在求婚儀式上拍下星軌人像,是因為幾乎所有的照片,記錄的都是快門「咔擦」的那一瞬間。只有星軌照片,需要連續拍攝一兩個小時,記錄的是一段長時間內的時光流逝、斗轉星移。所以,我認為星軌照片,是對「永恒」這一主題的完美表達,既不落窠臼,又蘊藏深意:
天上星星發出的光芒
穿過無邊無際的宇宙
跨越廣袤無垠的空間
穿越上百千年的時間
才能觸達你我的眼睛
站在地球上一同仰望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日升月落,斗轉星移
我們一眼萬年
直至時間盡頭
四、具體行程
關于求婚攝影攻略部分已經結束,下面開始游記部分。
由于疫情的原因,直到國慶前的一周,我們才把
呼倫貝爾
選為行程的目的地,因此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準備自駕的工作,所以就在某旅游平臺上報了一個高端團。因為對目的地不太熟悉,所以這篇游記也不會寫得像之前的那么詳細。
Day0——海拉爾的藍天
這一天,我和 Keen、裕洪和雪瑩是從
廣州
出發,坐早上六點多的航班(從飛機上看到了最美的日出前的火燒云),經停
呼和浩特
,在下午一點多抵達
海拉爾
,也就是
呼倫貝爾
市區。潘哥、瑩瑩和曉琴都是從
深圳
出發,同樣是六點多的航班,同樣是經停
呼和浩特
。在
海拉爾
這個航班并不多的小地方,我們幾乎同時到達。
在出發之前,
深圳
的福田、羅湖、南山等區都有零星疫情,中高風險區也沒有清零。我們都非常擔心從
深圳
出發的朋友,在落地之后就要被隔離或遣返。幸好當地的工作人員并沒有簡單地一刀切,而是對從非中高風險區出發的旅客進行信息檢查與登記,并叮囑需要三天兩檢核酸即可。這里要為
呼倫貝爾
的工作人員點贊。
我們報的團給我們九人配了三輛越野車——一輛坦途、一輛陸巡、一輛霸道,而且每輛車都配了一名領隊兼司機。我們從機場出來后,領隊便把我們送到要住宿的酒店登記入住。我們簡單安頓好之后,便到隔壁的
東北
餃子館簡單吃了一頓。
海拉爾
的市容市貌,很容易讓我聯想到前蘇聯的老城市——寬闊干凈的街道,間距很大、高度不高、整齊劃一的像火柴盒一樣的房屋,遠處則是冒著白煙的大煙囪,以及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草原:
吃過之后,裕洪和雪瑩、曉琴先回酒店午休,我和潘哥、Keen 和瑩瑩兩對 couples 就打車前往市中心的成吉思汗廣場逛逛。到了之后甫一下車,就能看到 海拉爾 蔚藍的天空和金黃的樹葉,秋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在簡單逛了一陣之后,凌晨三點半就起床的我們都覺得又累又困。在廣場旁邊的購物商場喝了酸奶與簡單休息后,我們也打車回到酒店,倒下便睡。
在下午五點多的時候,從
杭州
出發的煒少、琮維也到了。他們登記入住之后,我們便到一家非常熱門的餐廳——盧布里西餐廳——吃了一頓俄餐。
在飽餐之后,我們打車穿過市中心的伊敏河,去到
呼倫貝爾
古城,簡單地逛了一下: